社論--銀行應積極開創為社會公益產業

 |2006.10.15
444觀看次
字級

本屆諾貝爾和平獎已於日前公布,由有「窮人的銀行家」之稱的孟加拉經濟學者尤努斯和他創立的鄉村銀行獲得。諾貝爾委員會在頌詞中表示:「世上每個人都有潛力和權利過好生活,尤努斯和鄉村銀行證明一貧如洗的人也能自食其力。」該委員會並進一步指出:「除非廣大人民都能找到擺脫貧窮的方法,否則不會有持久的和平。微額貸款就是一種方法,從底層發展也能促進民主和人權。」

尤努斯曾說,窮人不是自己變窮,而是社會機制造成,因此貧窮不是結果,而是因,所以他期待所有的窮人走出去,都能有無比的信心,因為銀行支持你,不會讓你餓死,不會讓你住沒屋頂的地方,讓銀行成為窮人的後盾。

相對於尤努斯的說詞及其獲得諾具爾和平獎的緣由,來看看台灣的銀行經營理念與現況,實在令這些銀行家汗顏。尤其這幾天的媒體所關注國內經濟新聞,不外乎就是幾家大銀行能否合併的問題,所圍繞的還是在於這些銀行企業彼此利益的糾葛,似乎完全看不出對於台灣的經濟發展有何直接的助益,對於那些急需小額貸款來創業維生的基層百姓而言,更是一點關係都沒有。

更有甚者,台灣的銀行近年來有鑑於企業金融萎縮,雙卡獲利相對可觀,多家銀行轉而衝刺雙卡業務,同時,為擴大市場占有率,往往未經審慎核卡即發卡,造成許多持卡人超額舉債。截至今年一月底,全體發卡機構逾期放款金額為二百五十九億元,累計轉銷呆帳一千三百多億元;卡債逾期人數約五十萬人,平均每人積欠卡債約三十三萬元。

依據中央存款保險公司估算,將去年底各家銀行帳面淨值減掉去年全年個別累積打銷呆帳金額後,有五家銀行原帳面淨值雖為正,但扣除呆帳損失後的淨值竟轉為負數,依照現行存保機制,這五家銀行都必須退出市場。

在尤努斯的鄉村銀行所公布的資料顯示,該銀行現在有六百五十萬個貸款客戶,總共借出了五十七億二千萬美元,百分之九十六為女性,已還款五十億零七百萬美元,還款率百分之九十八點八五,呆帳少之又少,可以說,不僅銀行賺錢,更能夠實際支助需要幫助的窮困人家。相較之下,台灣的銀行雙卡業務卻製造更多的卡奴,也同時產生銀行更多的呆帳,不僅讓窮者愈窮,也讓銀行本身變窮,更拖累國內經濟成長。

在尤努斯與鄉村銀行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之時,國內的銀行業者是否能見賢思齊?不要再唯利是圖,也該想想如何利用微額貸款等創新經濟計畫,協助國內的民眾從底層創造經濟和社會發展,讓銀行業務與公益和慈善結合,讓更多在經濟底層的窮人能夠脫貧、脫困。

曾經參與「微型貸款」經驗的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台歐計畫專案協調人曾育慧表示,國內銀行界可擷取鄉村銀行的經驗包括:一、微型貸款有社區陪伴精神,深入了解債務人實際生活情況並提供諮詢。二、培養債務人自治與自理,鼓勵他們自己找出路。三、提供婦女發揮的空間,增加其信心與發揮所長。四、將機制本土化,人性則是主要核心。

我們相信,當國內的銀行能夠化身為社會公益產業,把銀行的錢提供給真正有需要的人,這些人也會積極回報銀行,就會創造出三贏的局面:窮人變富了、銀行賺錢了、國家經濟發展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