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二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大會的論壇中,趙辜懷箴與大眾分享中美文化講壇的弘法經驗。
圖/記者邱麗玥
【記者李祖翔大樹報導】台灣知名企業家、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前總統府資政辜振甫次女趙辜懷箴,日前以國際佛光會休士頓協會會長的身分,與擔任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的企業家同修趙元修,一起回到佛光山參與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分享她所成立的「中美文化講壇」的成果,該講壇成功讓西方社會對佛教改觀、連星雲大師也稱讚。
趙辜懷箴說,二○○八年成立的中美文化講壇,形式取自星雲大師的揚州論壇,希望能跨越國籍、宗教和語言。
她表示,「我們首先邀請能源學博士,探討如何用環保提振經濟;再邀請白先勇講崑曲、于丹談中國人的智慧;國際名小提琴家胡乃元和林昭亮,則為聽眾提供高水準的演奏;嚴長壽演講『做自己與他人生命中的天使』,龍應台演講時甚至有一千五百名聽眾,離去時來自四方的聽眾都雙手合十道謝,他們說,感激佛光山讓他們開闊眼界,了解到佛教原來可以這麼美好,有素養、也有文化氣息,大師得知這裡的情況,還稱讚說就該如此。」講壇一年舉辦四次,許多人都覺得活動太少,意猶未盡。
補滿能量再出發
說起成立講壇的過程,趙辜懷箴形容所有人都像「箭在弦上」,硬著頭皮籌備,包括她和監寺覺安法師都擔心辦不好,結果卻意外成功,現在同仁都說:「要辦講壇了?OK啦!」信心滿滿。她也指出,講壇的成功,佛光人是主要關鍵,「德州休士頓的夏天非常炎熱,但佛光人總準時穿上背心,為聽眾指引道路。」透過成功建立品牌,終於可以在西方社會服務更多人了。
剛忙完講壇與會務,十一日晚間趙辜懷箴與同修立即搭機返台,再乘高鐵南下,十一時四十分才到佛光山掛單,卻不嫌累,她說大師一生為弘揚佛教奉獻,從不退卻,自己這麼渺小,自當學習大師的精神。大師也在傳燈樓親自接待,一同話家常。
回山參加大會,除分享講壇的成果外,她說,回山就像來充電,在外協助會務、弘法日久,對佛光山的感情會轉淡,每次回來,就能感受佛光人的力量、溫暖和愛心,補滿能量後再回去。
一位休士頓協會會員表示,趙辜懷箴為人低調,行事風格是「做了再說」,或者「即使做了也不會說」,除虔誠護持佛光山,還在中國大陸認養貧童、資助單親子女;結合藝文界與人間佛教,推動佛光會務,同時還具有檀講師的身分。同修趙元修則將讀書會主持得有聲有色,例如近期討論的主題是宇宙形成與佛法的關聯,就吸引很多年輕人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