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成大醫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從健保資料分析發現,腦部外傷患者,五年內發生失智症的比率,是一般人的一.六八倍,年輕人的比率更是同齡者三.八七倍,隨著年紀增加,機率愈高,提醒腦外傷者,不要以為傷癒就沒事,腦內的發炎反應可能持續,長期下來引發失智。研究成果最近刊登在國際醫學期刊「神經科、神經外科、精神科雜誌」上。
主持研究的臨床所助理教授蔡坤哲表示,早知腦外傷會引發失智,但缺乏臨床證據,相關研究都是小規模資料不準確,這次是國際首次大型研究,才被重視。
研究團隊從二○○○年到二○○四年的健保資料庫中,找出四萬四千多名兩次以上腦外傷就醫紀錄的患者,追蹤五年,其中一千一百九十六人被診斷罹患失智症,扣除有嚴重三高問題的患者,罹患的比率約百分之一點五三,為一般人的一點六八倍。
其中十五到二十九歲年輕腦外傷者,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是一般同年齡者的三點八七倍,七十五歲以上則是同齡的二點六倍。蔡坤哲表示,依照這項統計推算,腦外傷患者罹患失智的比率會隨年齡增加,特別是年輕族群,一旦到四十歲罹病機率可能是同齡者的二十倍。
研究中發現這群腦外傷患者,罹患血管型失智的機率高出正常人,阿茲海默症與其他型的失智症也較高。
義大醫院神經外科醫師王浩洸表示,主因是腦外傷造成腦部發炎,蛋白堆積導致失智,近年研究腦外傷會引發一連串免疫反應,神經細胞死亡、造成發炎的星狀細胞卻活化,目前沒有藥物能治療這種持續性的發炎反應。
蔡坤哲表示,失智症全球都在研究如何預防,腦外傷多數是車禍造成,不騎快車、騎機車戴安全帽,才能避免。車禍後從正子攝影等檢查可以看出腦部慢性發炎的情況,但究竟要惡化到什麼程度才會失智,還很難說。
患者應避免三高問題(血壓、血脂及血糖),這三項因素會增加失智風險,與腦外傷合併更有加速惡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