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五歲男童服用十倍藥量導致藥物中毒?看過六歲女童服用感冒藥導致月事來潮?這些都是因藥品磨粉所導致出來的問題,其他潛在的危險因素有多少你知道嗎?
藥品磨粉後混合在一起,磨了什麼藥?吃了什麼藥?萬一吃了藥以後過敏,怎麼知道是對哪個藥品過敏?小孩就診時,請先想想以上的問題。
藥品開封前和開封後的保存期限不一樣,一般藥品外包裝所標示的保存期限,指的是未經開封,且在規定條件下儲存時的保存期限。藥品在開封之後,容易受到溫度、溼度、光線、及時間的影響產生質變。
那藥品在磨粉以後呢?問題更多。西藥藥品是由不同酸鹼值的化學成分組合而成,經過磨粉機混合以後,接觸面積會增大;同時,磨粉使用的高速磨粉機所產生的熱能,以及一般藥局常用的分包機,必須要在高熱下才能將分包紙黏合,這些都會產生藥品品質差異。這些品質不確定的藥品,真的適合給幼兒及生病的老人服用嗎?值得思考。
藥品分包之後,牽涉到的可能有粉末顆粒的粗細度,粉末的流動性等物理性質。不論藥師多麼努力把藥粉分配平均,其重量的差異性、含量平均度仍然是無法克服的問題。
利用成人劑型臨時製作小兒製劑(磨粉),更增加劑量不正確及藥品汙染的風險,同時也影響小兒科用藥的治療效果。
為了獲得最適切的藥品療效,除非用藥指示特別指明「需咬碎後服用」,建議最好整粒吞服,或改用適當的液劑使用,醫院有各種適當的小兒科製劑供民眾選擇,可請醫師開立處方並盡量不磨粉,以保障用藥安全。
(作者為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