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界(右)在台南市七股區成立老人福利協進會,負責獨居、身障者送餐服務,義工陳明玉(左)、陳義雄(中)每天使用自家車送邊當。圖/呂筱蟬
【本報七股訊】「我們吃得飽,不忍心看別人在挨餓!」台南市七股區老人福利協進會為全區獨居老人、身障等弱勢族群送餐,義工陳明玉、陳義雄每天開車六十二公里,分送二十三里共一百個便當,儘管每月自費油資至少七千元,憑著耐心與愛心,他們還是信守與這些人的「午餐之約」。
今年八十二歲的蘇界,十六年前成立此協會。他說,七股幅員遼闊,聚落又分散,出外填飽肚子,要到好幾公里遠,雖然社會資源提供獨居老人、身障者免費午餐,但「沒人願意送。」他是土生土長的七股人,不願看到「自己人」餓肚子,便扛起送便當的任務。
五十六歲的陳明玉,因兒女都成家立業,選擇當義工回饋社會。上午九時三十分一到,她就忙著將堆疊像小山高的便當搬上車廂,才能趕在中午十二時前送完一百個便當。若生病或有事無法送餐時,就由七十二歲的陳義雄「代班」。陳義雄則說,「愛心便當車」每天開上幾十公里路程實在太操,每三個月就得進維修廠「休養」才能繼續服務。
兩人不領任何酬勞,儘管油價高漲,兩人還是堅持開著自家座車,月花七千元油錢每天送餐。「很多人一天就只等著吃我們送的這一餐。」陳明玉說,再怎麼勞累,「都不忍心讓他們多等一分鐘餓肚子。」
蘇界說,第一代送餐義工還是騎腳踏車載送便當,有了陳明玉及陳義雄兩人交棒,才安心「退休」。陳明玉回憶,第一年送餐為省錢,每天騎機車載著便當東奔西跑,旁人笑稱像「神力女超人」,有次在雨中送餐時摔車,「當下『啊』一聲,想著便當沒了就要哭出來,摔斷兩根肋骨都不覺得痛。」有了前車之鑑,才改開車送餐。
馬路如虎口,加上路途遙遠,陳明玉笑說,當便當義工後曾碰上兩次嚴重車禍,一次遇到酒駕,另一次在國道上高速與人追撞,「命是從鬼門關撿回來,相信我的付出,老天都有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