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創意激發好點子 青少年變身發明家

羅智華 |2012.10.12
1366觀看次
字級

近年台灣興起一股騎單車風潮,有不少人完成單車環島的夢想。但環島途中,不是每個地方都找得到打氣筒為輪胎打氣。為改善困擾,同樣喜歡騎單車的陳家暐,就和同學李培霖、鄭可萱共同研發出「自行車打氣筒」,從施力的科學原理著手,將直線運動的打氣筒改成旋轉運動的打氣筒,利用腳踏車的腳踏板來當握柄,藉此傳送動力為輪胎打氣。陳家暐笑著說,透過巧妙改裝,不但讓騎乘者為輪胎打氣時更省力,不用打到滿身大汗,也可讓打氣筒攜帶更方便,無須擔心騎到一半時,發生輪胎沒氣的窘況。

而同樣獲金牌的台北市復興實驗中學學生羅于傑,則因關心環境保育與乾淨能源議題,而花了兩年時間研發「高效率磁浮小型電動機及風力發電機」,利用磁鐵同性相斥、太陽能板發電等原理,設計出可外接太陽能板驅動馬達,又能以風力發電的創意發明,不僅符合環境保育效益,也能為愛地球奉獻一份心力。

發明無年齡之分 創意是王道

「想發明東西不難,關鍵在於如何動手解決問題,常帶領發明家前往法國參加國際發明展、現任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副教授徐義權表示,許多人都把發明想得太艱澀,其實發明的宗旨就是改善生活中遇到的不方便,讓大家使用起來更便利。他強調,發明沒有年齡之分,有時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反而比我們更海闊天空、更有創意,不會像大人一樣容易綁手綁腳、畫地自限。

徐義權笑著說,透過創新研發的過程,不但有助於培養邏輯思考與解決問題能力,還能從中找到許多新發現與樂趣。像他目前就在積極推動「親子創意」教育,鼓勵父母帶著孩子一起發掘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動手研發的過程中,激發親子無限創意與想像力,讓創意與發明教育也能融入家庭教育,讓科學更平易近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