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五十多歲婦女擔心自己營養不均衡,連續兩年每天一粒鈣片外加綜合維他命,沒B、C型肝炎的她,卻出現肝功能異常,檢查發現她攝取雙倍的銅,差點導致銅中毒。也有民眾服用牛樟芝保健食品後,腎功能下降。
國人愛吃保健食品,卻未必考慮使用劑量、禁忌等問題,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江守山最近出版《吃對保健食品》,分享正確觀念。
江守山說,民眾如果服用的保健食品不只一種,一定要小心攝取過量問題,例如鈣片、綜合維他命同時吃,就會重複吃下鈣、維他命D。他建議將營養素列表計算總攝取量,向營養師、醫師徵詢正確使用建議。
他提醒,保健食品不能取代日常飲食,例如秋刀魚、鮭魚等深海魚已有魚油;牛奶、起司、豆腐、堅果、深綠色蔬菜等則富含鈣質,不一定要另外吃魚油或鈣片。銀髮族近來流行補充葡萄糖胺,可從肉、魚、豆類等蛋白質中攝取;補充葉黃素,可從深綠色蔬菜、奇異果、南瓜等蔬果中攝取。
江守山還舉出多項可能有健康疑慮的保健食品,像海狗油,曾被環保團體指出遭汞、重金屬汙染;銀杏種植過程容易噴灑農藥;加入冬蟲夏草的營養品,他表示,台灣氣候無法種植冬蟲夏草,坊間常萃取的是「北蟲草」的菌絲,跟冬蟲夏草成分不一樣。
江守山說,他接連遇到兩名腎臟病患,一名服用牛樟芝膠囊一個月後,腎功能下降,停用後好轉;另一名同時服用牛樟芝及靈芝,除腎功能下降,還影響凝血功能,身上到處淤青,他懷疑牛樟芝可能有腎毒性,建議肝腎功能不好者需謹慎,一般民眾最好不要長期服用。
台北馬偕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陳裕仁最近以牛樟芝分離的化合物「馬偕一號」,研究抗癌藥物。他說,雖然牛樟芝的毒性文獻沒記載,但他在研究過程中,發現初步萃取物確實對正常的白血球免疫細胞有毒性。不建議民眾以牛樟芝泡藥酒、燉肉、或直接水煮食用。
近年來電視、網路購物興起,江守山建議,選購保健食品還是盡量選擇醫療通路、實體通路購買,比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