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林口長庚醫院與國家衛生實驗研究院、疾病管制局共同研究發現,喝沖泡奶粉比喝母奶的幼兒,感染沙門氏菌風險多兩倍。醫師建議,媽媽多餵哺母乳,可增加幼兒抵抗力。
研究團隊在林口長庚醫院、高雄長庚醫院與彰化基督教醫院,蒐集三百九十六位五歲以下住院幼童個案,與對照組比較後發現,喝沖泡奶粉與瓶裝水是感染沙門氏菌的危險因子;相對而言,飯前洗手、餵哺母乳則是避免感染的保護因子。
這項長達一年的研究,由林口長庚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主持。他說,統計結果證實,台灣幼童感染沙門氏菌與環境、水源等因素密切相關。黃玉成說,沖泡奶粉的水質遭受汙染,甚至是奶粉製作過程不乾淨,都是可能因素。
國泰醫院小兒科醫師許慶俊表示,沙門氏菌是台灣常見傳染病,幼童感染沙門氏菌後,多半會出現腹瀉、嘔吐、發燒等症狀,嚴重甚至會有血便。沙門氏菌是典型病從口入的疾病,只要做好個人衛生,就能降低感染機率。
沙門氏菌不耐高溫,超過七十度就會死亡。許慶俊說,只要用開水沖泡奶粉,幼童應不至於感染沙門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