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人間百年筆陣 十月的新聞很公視

執筆人馮建三 |2012.10.10
1897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執筆人馮建三政大新聞系教授

十月的新聞很公視,文化部即將提出台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TBS)的短中長期願景;上周舉辦的美國總統大選辯論會中,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說,他很喜歡看美國公視的節目,但若當選,他「要刪公視預算」。這句話嚇死人,己之所欲,推而廣之,這是人的本性,但羅姆尼竟然違反自己的「本性」,托詞是不要大政府,他認為在歐巴馬主政的美國,政府規範管制及公共投資愈來愈多,是今人納涼,後人承擔。

這些說法很是奇怪,詭異處有二。其一,美國人投資公視金額很低,一人一年折合七十元新台幣(二○○六年),不說低於歐洲的三、四千,也低於香港的二百六十九或南非的七十三,「幸虧」有台灣的三十九元,要不,山姆大叔墊底在後。其二,社會一體,從古到今,自今而後,若能綿延不絕,今人就是古人,只要規範、管制與公視的投資正確,後人正可享受今人的努力成果。

美國的公視投資正確嗎?歷來研究已有定論,歐洲人的國際視野與知識,無不超過美國,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美國主要電視網在晚間黃金時段(七至十一時)安排娛樂節目,歐洲則是四至五次新聞或專題,「歐洲電視在其公共服務傳統下,更能將公共知識帶給弱勢群體在內的社會整體人群。」各國公廣集團常被檢視,要求服務全面的人群,要不,執照費或政府撥款將受威脅,商業電視為了利潤,鑽營複雜人性的特定面向,若說培育與開發人性的可喜面向,僅是偶一為之。

有一統計,指有些經濟比美國差、有些比較好的五十六國中,共有八十五家公營電視機構,它們通過執照費或公務預算,投資於公廣的絕對額度與相對比例,即便在二○○八年以後的經濟危機,仍是增加不是減少。二○○五年,總額是一百九十五億歐元,二○一○年是二百零九億歐元,比例則從百分之五十六點四,增加到百分之五十九點三。德國可能從二○一四年起,在數位匯流的考量下,對持有電腦的家戶及企業,課徵可觀費用挹注其公廣集團(不少人看傳統電視之外,也會以各種形式的電腦,接收源生自公廣等機構的內容)。

羅姆尼的認知錯誤,台灣呢?文化部即將出爐的TBS願景究竟會怎麼說、怎麼做?不得而知,但有三個檢視標準:組織、錢與人。TBS有公視、華視、原視、客家與宏觀等將近十個頻道,但組織並未一體,既無規模小的輕巧靈活,也缺整合規模的經濟效能,原因在於各家體質不同,法規不整,政院卻又放任相關部會各行其是(特別是原民會),未能國家一體、行政一體。

錢,假使說要公視對外募款或自求多福,文化部就是台灣的羅姆尼,不明事理,心中無社會。假使說,要在情理法範圍,協調得到中央或地方影音輔導金或所謂文創產業補助的影音作品,優先或給予TBS一次或多次的無償播放機會。假使說,要依法酌量增加TBS經費,藉此宣告文化部從而行政院的大方向,就是鼓勵了華視在內的員工士氣,從中也能審視TBS是否績效合理,或竟有不適任之人,仍在傷害TBS。

最後就是「人」,文化部不能以八月各界稱好的提名挫敗為由,寄望於修法解決第五屆董監事問題。為免徒增爭端、傷害TBS,新法應該從第六屆起適用,第五屆仍得由文化部妥善盡快地解決。文化部的TBS願景若對組織、錢與人有所發揮,就是正途,否則就是空話,浪費政府與國人的時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