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說好話 髒話自然少

亞南 |2012.10.03
849觀看次
字級

市面台語的課外讀物,收錄「哭爸哭母」一詞引起討論,連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也收錄了,引發外界爭議。

有人就批評這樣不雅的文字,出現在孩子的課外讀物很不妥。筆者不諳台語典故,這樣的用詞文雅與否無法評論,但大家能不能多說好話,讓社會更祥和呢?

在一般認知中,被罵「哭爸」,通常都會感到相當不舒服,高雄地院某法官就因愛亂罵人,罵人垃圾和哭爸哭母被休職一年,顯然不是好話。

「哭爸哭母」應是比較粗俗的台語,引申為不屑他人抱怨,該不該或有必要讓孩子知道這個詞句呢?恐怕又是見仁見智的問題。孩子知道這個詞不文雅,就會導引他們謹慎說話嗎?我倒不以為然。

台灣充斥著說髒話的習性,優雅說話不易見到,取而代之的是粗俗、謾罵的言語,士農工商各界紛紛以低俗的話語詞句大放厥辭,並不以為忤。

網路或臉書、公開場合開罵,罵人者與被罵兩造互控鬧上法院,屢見不鮮,由此觀之罵人文化有多嚴重。

「哭爸哭母」在我看來是一句髒話,至少讓人感到不舒服,孩子多學無益。

由於社會上,惡言相向、「出口成髒」的場景,不時在傳播媒體上播放,孩子們想躲也躲不了,各種粗俗的話語讓孩子們「如雷貫耳」不雅或不當的話語早已習以為常了,「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收錄了不好的詞句,只有加深孩子受害程度罷了,百害無一利。

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說好話,懂得感恩惜福的孩子就會越懂事,就懂得尊重別人,很多低俗不雅的話就不會脫口而出,大家多說些好話,讓孩子學習和模仿,總比出口罵人來得好吧!

亞南(花蓮縣/幼教人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