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天以「我的台灣技職想像」專題演講。圖/曾學仁
【本報台北訊】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昨天在「技專院校國際化研討會」中表示,現在技職教育偏離專業,開一些非擅長領域的科系,失去自我,呼籲技職要找回核心價值。他建議大學檢討不合時宜的科系,該減招就減招,畢竟不可能所有領域都精通,大學應把資源投入專精項目。
教育部技職司昨天在台灣科技大學舉辦「技專校院國際化研討會」,台科大、北科大、高餐旅、南台科大等台灣技專校院校長,分享各校國際招生策略及其優勢。
嚴長壽昨天專題演講「我的台灣技職想像」,他以數十年前擔任美食交流協會理事長,帶領台灣美食走入國際為例,期許台灣技職教育需以更高的角度看未來,推動國際化,培養國際人才。
了解科系核心價值
嚴長壽說,二十年前還是教育廳主政時代,淡水商工邀他擔任餐飲系顧問,他走進學生實習廚房差點昏倒,「用的是粉紅色磁磚,學生穿花花綠綠圍裙」,後來才知道,當時國內餐飲科系核心教師都是家政系畢業,才出現那樣的景象。他當下也深刻體會,教育主政者不能了解科系的核心價值,就會扭曲科系方向。
他舉例,當年台北市開平商工還有汽修科,學校經營不好,招生困難,他建議學校放棄汽修科,專攻餐飲。如今開平成為餐飲學校佼佼者,沒有招生問題,就是因為做對一件事,「找到核心價值」。
嚴長壽強調,技職已經變成台灣科技的基礎教育,一定要穩固基礎,面向國際,從更高的角度尋找未來,不要一味學習國外的東西。例如音樂系,不能一直學巴哈與貝多芬,學習國外的音樂外,再搭配本土文化與特色,發展出自己的音樂,才能在國際中嶄露頭角。
嚴長壽指出,過去很多專校不斷升格學院甚至大學,打腫臉充胖子,接觸不熟悉的領域,反而讓學校丟掉核心價值。他說,這是危機也是轉機,建議大學檢討不合時宜的科系,該減招就減招,重新找回核心價值。尤其菁英大學不能擴充,一所大學不可能所有領域都精通,該把資源投入專精項目。
高教司:鼓勵系所整併
教育部高教司長黃雯玲指出,核定名額時,已鼓勵大學系所整併,連續三年註冊率未達七成,就必須減招,今年就減了三百多個名額,未來還會持續以註冊率作為減招依據。
大學對嚴長壽建議看法兩極,政治大學副校長蔡連康同意大學發展應有特色,缺乏競爭力的系所不該浪費學生四年時間;交通大學教務長林進燈則說,即便冷門科系,也會傳授學生基礎知識,尤其強調跨領域學習的時代,不該輕易讓一些科系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