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糖--朱宗慶 用熱情,感動自己與他人

文/林魯逸 圖/朱宗慶提供 |2012.10.02
2486觀看次
字級
朱宗慶幼年(前排中) 圖/朱宗慶提供

朱宗慶小檔案:

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校長、朱宗慶打擊樂團藝術總監。畢業於國立藝專音樂科,後至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院深造,是台灣第一位獲得打擊樂演奏家文憑的音樂家。師事華特.懷格教授(Walter Veigl)和維也納愛樂前打擊樂首席理查.霍賀萊納教授(Richard Hochrainer)。



朱宗慶小學二年級時,因為家族經商失敗,一家四口住的大房子被法院查封,只好搬到租來的老舊小屋,每逢下雨,屋頂也跟著漏水。從好日子到苦日子,這家人依然很樂觀。有一次,家裡真的沒東西吃,媽媽告訴大家:「沒關係!今天早點睡,肚子就不會餓了。」長大之後,每當朱宗慶遇到挫折時,一想起媽媽說的這句話,就覺得眼前的大難題,一定能解決。

樂觀的個性,讓朱宗慶比別人更有熱情。國中時,他被選上學校樂隊,還當上隊長。隊長的工作是什麼?就是有同學請假時,要替補空缺的位置。因此,他吹過小喇叭、豎笛,打過鼓,所有樂器都碰過,「全員到齊時,我就擔任指揮」。

有一次表演,朱宗慶碰到一個人,建議他去考國立藝專。為了考藝專,他準備買一把中古的小喇叭,需要六千元。他跟家裡要三千元,剩下的三千元,他找導師幫忙。雖然信心滿滿,考完試卻名落孫山。

「後來才發現,是因為什麼都不懂,才會覺得自己很棒。」他下定決心捲土重來。每星期一次,從台中坐火車到台北,拜師學藝,考試前半年更住到學校附近,天天找老師練習。第二年,他終於考上了。

進入藝專之後,朱宗慶覺得很自卑。因為同學都是從小就開始學音樂,他常常等到教室沒人時才敢練習。幸好,樂觀的天性此時又發揮作用,讓他慢慢克服這種心態。當時,台灣沒人主修打擊樂,學校每個樂團都需要他這樣的打擊手,讓他找到一片天。

藝專畢業後的一年多,朱宗慶當上省立交響樂團的首席打擊手。這是台灣打擊樂最頂尖的工作,他卻做了出國進修的決定。

踏上勇氣的旅程,充滿意外。一到歐洲,教授認為二十五歲的他年紀太大,拒絕收他為徒。朱宗慶當場愣住,只好跟教授懇求說:「請讓我旁聽兩星期吧!」期間有位學生缺席,朱宗慶終於可以展露身手。演奏完畢,教授大為讚歎:「好,我答應收你。不過,你學成後,要回台灣推廣打擊樂。」

碰到困難,朱宗慶沒有馬上放棄,反而勇往直前,才有讓教授破例收他的機會,之後還幫他申請跳級。「碰到困難時,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用熱情感動他人。」

朱宗慶說,成長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是理所當然,「人生那麼長,現在遇到的困境,其實只占了你一點時間。」只要學會用樂觀的心態來面對,用熱情先感動自己,再感動他人,一定可以克服難題。

本文摘自《未來少年》十月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