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高教工會昨天到教育部抗議,反對量化指標的大學評鑑,並諷刺大學評鑑已淪為表面功夫。抗議代表演出行動劇,諷刺孔子根本不能當大學老師,因其教學內容無法符合評鑑指標。
高教工會昨天冒雨在教育部前演行動劇,內容是孔子遭到教育部長蔣偉寧評鑑,結果因孔子「因材施教」理念,不能成為評鑑指標,且孔子上課沒有固定教材,最傑出的學生顏回畢業後沒工作,雖然道德高尚,但畢業生就業率不及格,諷刺大學評鑑制度,孔子也過不了。
高教工會理事長戴伯芬說,大學評鑑指標應納入大學社會責任,例如提供多少獎助學金、有無保障教師工作權與學生受教權等,甚至列入大學培養人才的責任。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馬湘萍回應,系所評鑑指標由學校自訂,委員的任務只是去檢視這些指標有無達成,且系所評鑑沒有將SSCI(社會科學引文索引)或SCI(科學引文索引)納入。
不滿政府去年教師節提出的多項教育政策跳票,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號召全台灣的教師,昨天穿上黑衣抗議。
全教總表示,政府未兌現的重大教育政策,包括教育經費每年增加二百四十億元、國小二十五人一班、國小教師編制由每班一點五人提升到一點七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