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七十多歲阿嬤,白內障手術後點眼藥水,但用單手將藥水瓶靠在眼皮上點,未與眼睛保持適當距離,導致角膜刮傷破皮,眼睛紅、流眼淚,幸好即時就醫,未感染發炎,一周後傷口修復。
台北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廖昶斌指出,不少患者在眼科門診試著點眼藥水時,方法都錯誤,比如有人習慣用單手點眼藥,有人點眼藥水時藥水瓶緊貼眼球,有人怕沒點到,就多點幾下,也有人只是將藥水點到睫毛上。
他表示,正確點眼藥方式是兩手併用,以左眼為例,左手食指與中指應撐開下眼皮,頭向後仰,眼睛往上看,將左手為支撐點,右眼拿著眼藥水靠在左手背上,輕鬆往下點,不僅手有支撐,藥水可與眼球保持適當距離。
廖昶斌強調,多點幾下眼藥水,或是把眼藥水點在睫毛上,頂多是浪費眼藥水,或沒發揮效果。可是一旦藥水瓶接觸到眼球,就可能將角膜刮傷。
國泰內湖分院院長林思源表示,角膜刮傷破皮,一般只要點含有抗生素成分的藥膏,二、三天就可痊癒,怕的是有些患者眼球表面有感染原,並從傷口進入角膜裡面,就可能引發後續感染,直接影響視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林穎正發現,大多數老人家手常會抖,增加點眼藥水的難度。他建議手不穩的患者,不妨請家人代勞,避免角膜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