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南方朔 資深評論家
近年來,我每日都看Z頻道的古裝日劇《暴坊將軍》,並認為台灣的統治者們應該都去看。
「暴坊」的意思是在街坊「趴趴走」的意思。這個電視連續短劇是在說德川幕府時代的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的神話。在他任內德川幕府已開始走下坡,而德川吉宗則銳意改革,史稱「吉宗中興」。電視劇說他喜歡微服深入民間,這當然是在瞎搿,但他出生欠正,是紀州藩主姨太太的兒子,由於是庶子,小時候即在庶人堆裡長大,因此深知民間的疾苦。長大後,由於嫡系的哥哥們早死,他遂繼承為藩主,而後成為德川家的第八代將軍。在正史裡,他改良政治,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如西方的天文學和醫學……也開創了都市消防和醫院、育幼院,這些都是不世出的功績。他的主要助手是江戶奉行,相當於東京市長的大岡忠相,他是日本的包青天,留下很多著名的判決。
電視劇就是在演德川吉宗的神話。他喜歡微服到街上趴趴走,探求民瘼,善於打擊貪官汙吏。當貪官汙吏傷害到人民,他都認為那是他的罪過,會向人民道歉,他的這些部分雖是虛構,但那種臣子有過、主子也有責的態度,則頗符合現代的責任倫理。這個連續單元劇真的演活了一個中興之主,也符合了中國古代「中興」的特色。一個中興之主,一定生命困頓,歷經人民的生活經驗,再搞政治時才會不一樣。中國夏代有「少康中興」,他幼年落魄流離,自己下田當農夫,後來當皇帝當然不一樣,如果沒有那一段歷程,少康大概也是昏君一個。除了「少康中興」,古代中國還有東漢的「光武中興」;光武帝以膽識見長,遂能在王莽篡位後奮起,改變了國運。而更使人感動的,乃是英國當年伊莉沙白一世女王的中興,她幼年孤苦而用功上進,由於生命坎坷,最後做了女王遂知人善任,一個弱女子而成了大女皇,我特別感動的是當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英國危在旦夕,她親上第一線,矢言與士兵共存亡,因而士氣大振,卒能大敗無敵艦隊,使英國一躍而起,成了歐洲的海洋大國!
看著那麼多古代的中興故事,中興說難也難,說易也易。中興之主普遍都有出生艱苦、與人民同在的特色,由於和人民同在,他們做事遂都很有膽識,而能自己先行,讓臣子們追隨效法。
有中興之主,當然也有中衰之主,以「吉宗中興」為例,從德川家康起,到了第五代德川綱吉,由於昏庸好色、無能的病灶已開始出現。困苦中出英豪、太平中出庸才,這幾乎已成了千古不變的規律。
因此我認為今天的台灣,應可稱為「中衰之世」,在這個時代,我們格外要去看古代中外的「中興之世」,當統治者們有擔當、不做秀、不推託,凡事都不畏懼自己親上火線、整個時代自然會改觀,中興之主一定是凡事都要求自己,中衰之主則是只會要求別人。凡事只知道要求別人的人,是不會有人替他賣命的。今天台灣的官僚體系已麻木不仁,有事則推諉,不知民間疾苦,當政府無感、政務當然日益向下沈淪。中衰的關鍵,是整部列車已沒有了火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