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血友病患體質易出血,關節不斷出血、發炎,終將導致關節退化變形,面臨更換人工關節的命運。三軍總醫院利用肺結核老藥Rifampin,治療血友病患的關節炎,連續注射六到八周,讓易出血的微小血管消失。
三總骨科部主治醫師潘如瑜指出,關節內出血是血友病患最常見的出血問題,反覆性出血,造成關節慢性發炎與滑液囊增生變厚,逐漸破壞關節軟骨,導致關節退化、變形,必須開刀更換人工關節。
文獻記載,二十年前,曾有貧窮國家的醫師用肺結核老藥Rifampin,取代昂貴的第八凝血因子,能有效消除微小、脆弱的出血血管,減少出血機會。
去年七月開始,一名二十七歲的血友病患,患有輕度關節病變,滑液囊增生肥厚,接受Rifampin注射八次後,關節出血明顯減少。另有八名血友病患接受治療,其中最小的只有十歲,治療結果也顯示關節出血次數明顯減少,減緩反覆出血造成的嚴重關節病變。
潘如瑜說,國外追蹤使用Rifampin十多年,治療效果好,而且愈早期的關節病變治療效果愈好,只要肝腎功能正常,沒有Rifampin過敏史,就能接受注射治療。
三總「血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成立三年,將與洛杉磯兒童醫院血液凝固及血栓中心成為血友病姊妹中心。並發表「使用Rifampin治療血友病患者出血性關節病變」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