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星》:您十二歲離開大陸,您怎麼看待大陸的現狀呢?
星雲大師:從鄧小平改革開放以後,大陸一步步在進步,經濟也成長,交通也發達,學校教育水平也在提升。從政的人員一體化,慢慢也重視法治。
不過要體會鄧小平的意思,大陸應該更開放、再開放,多一點開放才能比較好。像美國,美國為什麼這麼大,這麼強,因為它也在不斷開放。你要讀書,到美國來;要做生意,到美國;要移民,到美國來,你來自哪個種族,我也不分;你來自哪個宗教,我也不管,這就是開放。所以中國未來還需要更多的空間發展。
《僑星》:您覺得中國哪裡不夠開放?再開放,開放哪裡呢?
星雲大師:這個問題,一條一條舉出來,很麻煩。拿宗教來說吧,大陸的佛教不夠開放,很多宗教場所都要收門票。比如說,過去是還政於民,開放式的,像敦煌、雲崗、龍門……這些現在大陸都收門票,而且是比較昂貴的門票。我們台灣這裡就不收門票。但是這個話題,我不大好講……
《僑星》:您怎麼看待「人文世界」這個概念?
星雲大師:人所以是人,有界定,人不是動物,就需要人文教育。大同社會,大同世界。
《僑星》:您在開示裡面一直強調「活在當下」、「禪就在生活中」,給我們開示一下吧!
星雲大師:多做好事,少做壞事。我覺得還是把人做好,當下最重要啦。
《僑星》:您八十多歲高齡,每天還處理很多事務,精力旺盛,你的養生之道是什麼?
星雲大師:淡泊就好。生活簡單無求,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睡覺的時候睡覺。
《僑星》:你對現在的年輕人有什麼忠告?
星雲大師:要多學一點知識技能,還要有好心腸,道德為本。我覺得孔子的仁義禮智,禮義廉恥,很重要,佛教的五戒六度(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也很重要。
其實信不信宗教不要緊,做人最重要,人都做不好,你來世間作什麼?
(轉載自《僑星》雜誌:二○一二年七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