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台北報導】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今起至十月一日啟建「祈安植福禮斗法會」,邀請約三千戶民眾消災祈福、延壽解厄。法會期間,大龍峒保安宮亦將準備平安壽麵,分送參香禮拜的信眾,祈祝闔家平安、福德圓滿。
大龍峒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治表示,「拜斗」科儀源於漢朝,在道教信仰中,認為人之生死吉凶、富貴災厄由北斗星君及南斗星君執掌,南北斗為信眾所崇敬。台灣民間多於中秋時節進行「秋斗」,新年期間舉辦「春斗」,宮廟為眾善信求消災祈福,是重要的祭祀大典。
廖武治表示,「米」是道教作為避邪之物,斗桶內盛滿米榖,具有避邪祈福之意。「拜斗」以剪刀、尺、鏡子、秤、燈、劍置於盛滿米穀的斗桶中,一組共七件法器供奉在神明案上,象徵圓滿和諧、謹守分寸、元辰光彩、度量善惡、生生不息、順天守法等內涵。
至於「斗桶」上插有一支斗燈傘(或稱彩傘),則象徵天地覆育萬物,萬載春生之意,傘下貼著斗籤,寫著全家姓名,意喻藉著天地萬神的護祐,全家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