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苗栗訊】竹南鎮新南國小擁有一座結合藥用植物與蝴蝶生態的植物園,超過一百三十種的藥用植物,一年四季各有風情,把校園變成「大自然教室」,植物結合課程,讓學童都有機會變成「藥學小博士」。
前校長劉丁財九十六年間利用校園豐沛的地下水,在學校中庭種植約五十種藥用植物後,現任校長徐瑞娥搭配原有的植物資源,結合生態概念,在植物園新種軟葉馬兜鈴、馬利筋、霍香薊等兼具藥性的蝴蝶幼蟲食草及蜜源植物,讓植物園生態多樣化。
徐瑞娥說,蝴蝶幼蟲吃的植物稱為「食草植物」,「蜜源植物」則是提供蝴蝶吸食花蜜的食物,她希望不只讓孩子認識植物,也可以認識植物間的生態,例如斯氏紫斑蝶專吃羊角藤,所以學生有機會在校園看到翩翩起舞的紫斑蝶。
全校包括教室前後、中庭等角落,共栽種逾四百盆,依植物的特性及節氣變化,小朋友自願當義工,與師長一起除草,愛護校園。常見的蘆薈、七葉膽或是具療效的康復力、益母草、板藍根等,或是臭味聞名的雞屎藤、魚腥草,可入菜的香草如迷迭香、九層塔等,都可在校園近身觀察。
九十八年起將植物融入教學設計,各年級都有專屬的課程內容,每年寒假前舉辦藥用植物愛心義賣園遊會,讓學生發揮創意,製作含藥草的食物來義賣,有的小朋友做迷迭香豬排、香草果凍等食物,具體實踐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