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教育部昨天在新竹市舉辦一○○年度「友善校園」頒獎典禮,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推動十二年國教要靠友善校園才能讓家長放心,這項活動表揚學生事務與輔導工作卓越的縣市、學校及傑出人員,希望落實教育政策與方案,營造友善校園。
獲獎教師中,有人運用藝文深化教學內涵,也有教師整合周邊資源,展現多元關懷。
昨天在市立建功高中舉行的頒獎典禮,表揚二個卓越縣市及四十六個卓越學校及人員;獲獎人之一、台中市清泉國中老師林世洲,運用音樂會及畫展等藝文活動深化教學內涵,並善用聯絡簿及臉書,讓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孩子的班級及學習狀況。
林世洲第一次編劇、帶學生表演光影戲,就拿下全國學生創意偶劇賽特優獎。「學習不只是課業,要讓每名學生都有成就感。」他說。他帶三年四班,透過系列的教學,他覺得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業好的孩子還會主動當小老師,指導同學,「感情特別好!」
另外,台北市復興高中老師劉如卿大力推動學習輔導,促進同儕切磋琢磨,提升學習風氣,像是推展「臭皮匠計畫」,由三人組成讀書小組互相監督鼓勵,並成立「山城暖暖包」提供助學金,幫助弱勢學生安心就學。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陳李綢,積極整合周邊資源,整合校內學輔中心與健康中心資源,促進師生身心健康;並編製青年生活適應量表、精健量表、樂活量表等工具提供學生施測與解釋,做為輔導與諮商工作參考,協助學生探索與了解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