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品是佛陀為五百弟子授記,實際上已把一千二百五十弟子包括在內。
在此佛陀開三乘方便顯一乘之真實,並顯示一佛乘之內涵,其餘二乘非真的事實。為阿羅漢、辟支佛二乘人開示菩薩道之事,一切人等皆當授記,未來世咸得成佛。凡聽聞受持者,皆應發大乘心,修學菩薩道法,作法華會上未來預記的弟子。
一、本品題名
在〈五百弟子授記品〉,佛陀雖想對全部一千二百位的阿羅漢授予成佛的記別,但先為五百弟子授記,授記的名號,同是「普明如來」。此五百人都同授予普明如來的佛號,因此本品稱為「五百弟子授記品」。
一千二百阿羅漢之中,不在此會的其餘七百位,令迦葉尊者傳予記別。此即經上所說:「迦葉,汝已知五百自在者,餘諸聲聞眾,亦復當如是。其不在此會,汝當為宣說。」五百弟子均在法華會上,且說領解的衣珠喻,故此品即以之命名。
二、本品的生起
釋尊說〈化城喻品〉說明大通智勝佛的因緣,舉出化城的譬喻,欲令聲聞理解「開三顯一」的妙旨。在此,富樓那彌多羅尼子等一千二百聲聞,聽聞釋尊所說的宿世因緣後,迷雲漸散,除去自利我執的偏見,而能理解佛意。
授記這些下根聲聞未來成佛的事蹟,是本品和以下的〈人記品〉。在本品,富樓那尊者及一千二百人敘述他們的領解,對此有佛的「述成」(因敘述而了解),五百位弟子被授記。在本品先出場的富樓那,和釋尊一樣出身釋迦族,以辯才聞名。
依《法華論》記載,前品〈化城喻品〉為對治有禪定之增上慢;此品則對治無禪定之增上慢,以散亂下劣之心,生虛妄憍慢之解,自以為獲得一切智,故經文後段,以醉夫失於了解身中的寶珠來譬喻。為對治此種慢心,故說此品。故本品的內容,包含富樓那的本地、五百人的記別、衣裡繫珠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