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張奶奶前一天傍晚在公園散步,右腿突然抽痛無法行走,家人帶她去醫院急診。經診斷為罹患下肢動脈阻塞,立即進行血栓清除術及血栓溶解治療,順利解決「腳中風」的問題。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指出,「腳中風」是下肢動脈血管的急性阻塞,使肢體忽然失去血液供應,輕者可能走動時才會感到小腿或腳掌疼痛,嚴重者可能兩腿都痛到不能行走,甚至靜臥休息都無法緩解。
姜智耀說,典型症狀會有間歇性跛行,患者常走幾步路就會感到腿部無力,症狀不易即時察覺。天氣轉涼,老人家最怕罹患「腳中風」,搶救黃金時間(六至八小時),錯過恐將截肢。
下肢動脈阻塞有五項指標:持續性的缺血性疼痛、下肢突然間無脈搏、蒼白、冰冷、麻木,國人發病時切莫「忍痛」喪失治療良機。他強調,治療上有多種藥物可改善症狀,但重要的是戒菸、多運動,並控制其他危險因子,如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