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北投區健康服務中心,為提供銀髮族搭乘公車的友善環境,特別邀請轄區主要大南汽車公司,舉行「司機嘗老」活動」。
司機穿戴特製駝背、行動不便等生理衰退的老化裝備,體驗乘車、吃飯和散步等生活技能後,紛紛感受長者「舉步維艱」的處境,互相期勉將更加貼心載送銀髮族。
筆者長期搭乘公車,觀察發現公車司機已無拒載銀髮族的情況,但仍有少數司機對於行動較為不便的老弱婦孺,會扳起撲克臉孔,不耐煩地催促加快動作。
殊不知,每個人都有年紀較大的長輩,自己將來也都有變成銀髮族的一天。無論司機或其他四肢健全的乘客,都不能因為老人家步履蹣跚、行動緩慢或手腳不穩而「視若無睹」,反而應發揮有愛心,耐心等候、讓座及扶持上下車。
讓公車司機「將心比心」,並「感同身受」長者或行動不便乘客的苦楚,應可大幅降低司機拒載或給臉色的惡習,有效提升公眾運輸服務品質,實踐敬老尊賢的社會倫理,如此立意良善的活動,實在值得推行。
筆者認為,交通主管機關除加強宣導不能拒載行動不便或老弱婦孺外,或可籲請所有公車或其他公共運輸業者,於司機載運服務之初,先比照辦理「嘗老」體驗。唯有真正體會長者之苦,才能享受貼心載送之樂。
晴文(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