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安徽博物館將於九月二十五日至明年元月三日,舉辦「道化蒼生:楚地道教文物特展」,主要展出湖北出土道教文物和武當山道教文物,以反映楚地原始道教的發展與道教文化的深遠影響。
逾二百件(套)展出文物,包括新石器時代的太陽人石刻、商朝雷紋陶抵手、戰國羽人玉佩,郭店楚簡《老子》、帛畫《導引圖》、馬王堆帛書之《黃帝書》、漢代《養生方》帛書、釉陶匣,明代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明代武當山針灸銅人像,仇英《升仙圖》、太乙救苦天尊、武當金頂供奉的財神等,展現道教發展的各種修道方法和技術,法器、造像、卜筮、祭悼、數術、丹藥、符籙、齋醮等。
先秦時期,楚地已有原始道教,是道教的主要發源地;東漢末年,天師道以老子為教祖,以《道德經》為基本經典,最終形成道教。
湖北的武當山是道教聖地,明成祖永樂十年(西元一四一二年),對真武大帝道場的武當山進行大規模修建,形成巍峨宏偉的建築群,留存有豐富的道教文物,尤其是道教造像,包括明代銅鎏金真武坐像等宮廷御賜造像,造型典雅莊重、工藝精湛,為明代造像藝術的代表作,中華雕塑藝術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