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每當我失望難過的時候,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惠能大師的偈語。
從小到大,我曾經遺失了珍貴的卡片,失去了唾手可得的第一名寶座,甚至因為自己的任性而和最好的朋友失聯,失去可貴的友誼……回想走過的路程,我失去了好多好多。
當意識到失去的時候,一種被割裂的感受瞬間襲上我的心頭,這對占有欲很強的我來說並不好受,因為「它」或「他」原本是我的,但怎能就這麼不聲不響離開我?好殘酷啊!
想想,失戀的人要如何承受被拋棄的痛苦?失業的人,該如何重新站起,尋找生機?生活失意的人,難道要讓挫敗難過的情緒一直影響自己?……
在「得」與「失」之間,如果能秉持「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想法,似乎就可以減輕得失心帶來的心理壓力。凡事盡力而為,如果不能如意,也不必太過在意。在競試中敗下陣來,雖然失去了獲勝的機會,但相對的,也許獲得的是更多的致勝經驗,因為人世間的得與失本就是一體兩面。
沒有得到,何來失去?如果我能用達觀的心去看待,就可以參透偈語的精髓,繼而發現:世間上的一切本來無所失,又何來所得呢?
所以,「失去」的感覺我知道,但那只是成長過程的一部分。對年輕的我來說,要學習的,不就是達觀看待而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