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係】 回到初心

澗平 |2012.09.13
1243觀看次
字級


日前陪同朋友守在醫院加護病房門外,等候他生死未卜的孩子的消息,這次經驗帶給我非常強烈的震撼。在那生死一線的時刻,為人父母的對於孩子,只有一個非常卑微、渺小的期望,那就是:「孩子啊!我只希望你能呼吸,再叫一聲爸媽。」

這種心情,其實每個做父母的都曾經有過;孩子即將落地的那一刻,爸媽所盼望的不也是只要他四肢健全、五官端正、平安無事就好嗎?

像這般對孩子最起碼、最初的期望,即是「原點」。父母面對孩子之際,若能回到原點,便會比較珍惜孩子,會想多疼他一點(疼愛,是有方法的愛護,不是放縱或溺愛。)那被疼的孩子呢?也自然想力爭上游以回報父母,這般的父慈子孝,不只讓孩子覺得幸福,爸媽也較能體會為人父母的快樂,不再把孩子當成令人又愛又恨的包袱了。

可惜現在許多父母,隨著孩子年歲增長,也逐漸遠離原點,對孩子的要求,一天一天加多,直到孩子承受不住,父母開始不悅、失望,接下來就是好言相勸,或威逼利誘,甚至警告、恐嚇、體罰,最後還感嘆,唉!一切都為你好,你竟如此令人失望,早知今日,當初何必生你呢!

這麼說,原來最初我們是為了孩子能合我們心意、讓我們高興、安我們的心、替我們爭口氣,才生下他們嗎?

離原點愈遠,我們和孩子的距離愈大,父母陷入煩憂苦惱的溝壑也愈深。

依宗教的觀點來看,能結親子緣,不知要經過多麼漫長的尋覓,通過多少艱辛的關卡。一個小生命在母親體內要孕育成功,也不知要經歷多少的危險歷程,即使順利誕生了,嬰幼兒階段要能平順成長,還不知得經過多少考驗的歲月。

經過這一連串艱鉅的看得見或看不見的歷程,才讓我們養大的孩子,我們何忍在看不順心的時候,恣意地吼罵他甚至打他!

朋友的孩子來作客,打翻了杯子,我們會體諒客氣地說:「擦擦就好,小孩子嘛誰不犯錯?」如果換做是自家的孩子呢?我們會這麼善待他嗎?難道他還不如一位朋友?

回到原點吧!讓我們多想想那些守候在加護病房的父母的心情吧!這樣我們才不會忘記多疼孩子一點,多給他一些快樂,而不只是要求他合我們的心意,讓我們快樂而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