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技術的進步及全民健保的實施,國人罹患末期腎臟疾病及接受透析(俗稱洗腎)的人數日增。儘管醫療及洗腎技術日新月異,近年來末期腎臟病人的安寧緩和醫療逐漸受到重視,主要因為醫療資源有限與醫療自主的意識高漲。
在美國,接受洗腎的病人與同年齡無腎臟疾病的病人相比,僅約四分之一的平均餘命期。洗腎病人每年約有百分之二十三死亡率,五年存活率為百分之三十一,十年存活率僅百分之十。
因罹患末期腎臟病而接受洗腎的病人約百分之四十五為糖尿病人,合併心血管疾病的比率偏高,並占百分之四十五全死因死亡率。因多種合併症,每位洗腎病人平均約有九種不適症狀。
資料顯示,新接受洗腎病人的平均年齡為六十五歲,隨著洗腎年齡的老化及易發生多種合併症,與年輕洗腎病人相比,年長的病人存活期較短,且撤除洗腎的比率較高。一位年長的洗腎病人若合併心衰竭,則每年約有百分之六十的死亡率。
有鑒於此,美國近年來開始積極推動末期腎臟疾病的安寧緩和醫療。美國腎臟醫學會和腎臟醫師協會於二○○○年共同成立工作小組,訂出協助醫師於兩難情境下,決定何時停用和何時撤除病人洗腎治療的臨床指引。
根據美國二○○八年報中指出,末期腎臟病人對於安寧緩和醫療的總接受率由百分之十二增加至百分之十九。雖然接受緩和醫療的比率明顯增加,但仍有努力空間。而我國中央健保局亦自民國九十八年九月一日起,新增八類非癌末期疾病包括腎臟衰竭,納入安寧療護給付範圍內。
研究統計撤除透析的病人存活期通常少於三十天,平均為八到十天。大部分造成死亡的原因推斷為尿毒症,其過程常被描述為無痛性和平靜性的死亡。這對於是否撤除透析治療的決策相當重要。
所有決定放棄洗腎治療的病人應繼續進行安寧緩和醫療。獲得病人同意後,團隊成員應該加入,處理病人末期照顧的醫療及心理、社會和靈性層面的問題。提供病人喜好的瀕死場所,包括安寧居家照顧與病人家屬哀傷輔導。
(臺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