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辭職坡 緬懷先民創業艱辛

何來美(苗栗縣/文史工作者 |2012.09.07
1024觀看次
字級

屏東縣山地門鄉達來村往霧台鄉有條古道,因山路陡峭,崎嶇難行,當年上山擔任老師、警察或村幹事者,受不了爬坡之苦,鮮有人撐過半年以上,故被戲稱為「辭職坡」。如今各地拓展生態旅遊,「辭職坡」反成為觀光賣點。

台灣山多田少,先民為了生活,只好開發山林,類似的「辭職坡」、「辭職崎」到處皆是,尤其是原住民與客家人雜居處更多。這些陡峭難行的古道,隨著古道的修護,不少也成為民眾尋幽訪勝、健行的觀光路線。

已故文學家吳濁流原在新竹縣新埔家鄉任教,因發表的論文得罪日本人,「左遷」(被貶之意)到苗栗西湖任教。他在《台灣連翹》書中說,他若選擇到獅潭任教,要爬有「辭職崎」之稱的錫隘古道,他也視為畏途。

台三線未開通前,錫隘古道是苗栗往獅潭的捷徑,以坡度陡峭聞名,尤其「錫隘七十二段」是先民利用石璧縫隙開鑿疊砌而成,正好七十二階。

因「錫隘七十二段」非常難走,多數女老師爬了一趟,腿都軟了,教了一學期就不敢再來了,故有「辭職崎」之說。但先民為了謀生,當年山產、稻穀都靠「挑夫」走「錫隘七十二段」運出苗栗,可知謀生的艱辛。

名漫畫家劉興欽生於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因山多田少,生活清苦,至今當地仍流傳著「有妹莫嫁大山背,上崎石頭堵嘴,下崎石頭砸背,食蕃藷配豬菜(地瓜葉)」這句諺語。

先民靠山維生的艱辛,現代人很難體會,這些「辭職坡」、「辭職崎」,現偶爾結伴而行,當作休閒育樂,是具有挑戰性。但若每天要扮「挑夫」,誰受得了啊!值得現代人惜福、珍惜。

何來美(苗栗縣/文史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