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電】大陸陜西黃土高原上,有間「窯洞小學」,學校裡只有一位老師和十多名低年級的孩子,老師「校長兼撞鐘」,除幼兒班和一、二年級的全部課程外,所有的雜事也由柔弱的她一肩擔起,且這一教就是七年。
胡永鋒自一九八六年起在綏德縣義合鎮黨家溝小學擔任老師,二○○二年,她的丈夫因車禍辭世,留下年邁的父母和四個孩子。為不影響學生的學習,胡永鋒在丈夫辦完後事的第二天就擦乾眼淚回到校園。「孩子的笑臉和讀書聲是當時最大的安慰與寄託,我實在無法割捨下那些純真的笑臉。」
二○○六年,由於農村適齡兒童減少,師資大量縮減,最後只剩胡永鋒一人堅持留在學校,因此全部課程及雜事全落在她身上,胡永鋒每節課都在同間教室,幫各年級的孩子輪流授課。
一個人的學校,胡永鋒從未想過離開。「這是一種責任和義務,農村的孩子需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