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市長施政滿意度調查,基隆市長張通榮又「墊底」,讓他承受極大壓力。
事實上,基隆有良好的特色,基隆人實在不必悲觀,應該積極把握優勢,讓基隆蛻變成一隻天鵝,尤其「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將在明年全面開館,將可大大提升基隆的城市發展,為產業競爭力帶來契機。
過去,基隆給人的最大印象,是廟口的小吃。但無可諱言的,台灣到處都是小吃,且很多地方小吃也比基隆小吃更方便又便宜。因此,基隆要發展必須另外找出焦點,亦即聚焦建設一個「城市地標」,而今「海科館」將成為基隆未來的地標,可吸引成千上萬的人潮到基隆觀光。
問題是,要有一些配套措施,來營造城市的魅力,才能帶來遊客,增加觀光效益和收入。
首先,要做好海科館周邊規畫,如住宅區、休閒區等地方,畢竟基隆最美麗的是山和海,而海科館周遭就有如此的環境,雖然目前周遭有些四、五十年的老房子、老建築物,看來很礙眼,但一旦海科館發展起來,將可讓建商來蓋民宿、餐廳。
其次,要發展沿海觀光,如藍色公路、改善港務局建築,基隆港客運中心也要有全新設計,讓郵輪來,觀光客第一眼就能看見基隆港是美麗的海港、美麗的城市。
最主要的是,要以國際高度來整體打造有「台北後花園」之稱的基隆,開發基隆特色,放寬視野,讓基隆人都能參與,集中力量從細微的地方開始改變,以樂觀的心態,找回往日風華,讓基隆成為明日的「海港樂園」。
劉錦得(彰化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