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相印 2 -- 時隔2500年 釋迦族有9位沙彌

文與圖/妙熙專題報導 |2012.09.04
2866觀看次
字級
沙彌畫作「佛度五比丘」。

中國有小沙彌、西藏有小喇嘛、日本也有一休和尚,在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年幼出家的沙彌反而看不到。


佛光山新德里文教中心二○一○年六月八日成立「沙彌學園」,招收九至十三歲、自願出家的釋迦族後代,經過嚴格篩選訓練,四十八個孩子僅留下九個,在今年五月正式出家受戒成為沙彌,未來將肩負起復興印度佛教的重責。



印度北方省的僧伽施散布著多個釋迦村,保留著當初釋迦族的後裔,原屬於皇族的剎帝利階層,目前已矮化為農夫,處於社會底層。

有些釋迦族青年意識到佛教是他們的血脈,於是組織印度佛教青年會YBS,十七年來到各個村莊去宣揚釋迦牟尼佛出家、成道、說法的故事。

新德里文教中心主任慧顯法師在一次義診中,認識到YBS組織,得知釋迦族人的存在,彷彿看見印度佛教的希望。

經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首肯支持,二○一○年創建沙彌學園,招收釋迦族男孩,培育未來弘法人才。

慧顯法師不惜千里,到釋迦族村莊去佈教。他發現當地人很貧窮,許多村民一家人睡在牛棚或羊棚內,人畜一室,孩子們到落後的政府學校就讀,課餘還要幫父母下田耕種,所學有限。

於是慧顯法師和父母溝通,孩子在村莊裡終其一生只能活在貧窮裡,另一個選擇是讓孩子結合佛教信仰,接受更好的教育。

獲得廣大村民同意後,慧顯法師在釋迦村舉行一場大型面試,地點就在天地之間的田埂上,擺上兩張桌子,當天來了三百餘位小孩,排了好長的隊伍,頂著烈日,從早上面試到傍晚,遴選出四十八位小男孩,年齡介於九至十三歲之間。

回到沙彌學園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最後僅留下九個在態度和潛質上適合出家的孩子。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禮請佛光山寺住持心培和尚,舉行沙彌出家剃度典禮。今年五月禮請《人間福報》發行人心定和尚,為他們傳授沙彌戒,成為在印度剃度的出家人。

從田埂男孩到沙彌,他們都蛻變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