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我再叫一次你的俗名~阿智。」
「老媽:阿彌陀佛!當出家典禮圓滿時,我有種塵埃落定的踏實感。」
無論地理區隔、通訊不便,從前也許一入佛門深似海,如今真好,有了部落格。佛光山佛學院的男、女學部同學,分別架設了他們的部落格,「親子書信」道出端肅面容下的其淡、其深。
一個深深的問訊坐下後,寂靜中響起清脆雲板聲,不急不徐,一聲聲引領我慢慢收攝身心,直到與維那引罄對接,仍是如此。「澄澈」一文從雲板聲寫起,敘述入佛學院一年的轉變:「從格格不入到融為一體,至此明白這不是神通,地獄眾生聞鐘聲,真是可以暫時解除身上痛苦。」
我們看到一顆心沉澱下來。
出家後走在路上,許多法師主動對著我歡喜地合掌稱道:「恭喜!」。也有老師跑來看看我的名牌,慈祥的對我直點頭,並說:「就像剛出生的孩子嘛!總想多看幾眼。」
真好,有了部落格。簡單的敘述,讓我們看到佛學院的歡喜、真誠與接納,一方人間淨土。於是,這個「剛出生的孩子」寫道:「出家原是出了世俗之家,進入另一個家,一個法身慧命的家。」
這個家,多采多姿。原來還要學西式餐飲,「…現代的佛學課程,誰說佛學院裡只是成天誦經念佛呢?」
「現在社會要選美了,才知道要訓練禮儀,」 但在這個家,「揚眉瞬目都有教育,吃飯睡覺都有佛法,因為久經修行的歷練,一舉手一投足,都合乎美的威儀,所以衣食住行是佛法,行立坐臥是佛法。」
留言版有人問:「男眾學部是在家人還是出家人呢?」
回覆:「男眾學部的學生出家、在家皆有。學生除本地台灣外,更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學生。」
還想知道更多?直接上男眾、女眾學部的部落格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