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嬤樂善好施 實踐佛家捨得

恩育 |2012.09.03
1181觀看次
字級

陳樹菊阿嬤榮獲二○一二年麥格塞塞獎,對於遠赴菲律賓領獎,阿嬤非常淡定,她不怎麼在乎獎譽,讓她牽掛的是中元節「大日」沒做生意,不能多掙些錢,捐給需要的人,早日實現「千萬元,協助貧窮學生支付學費和健保費」的願望。

樹菊阿嬤曾因家境清貧,而經歷喪親之痛,卻因仁愛國小師生的愛心捐助,在她心中播下了一顆「善」的種子。後來父親過世,更讓她體會到:「有一天兩手一攤走了,有錢也不能怎樣。」從此展開行善助人之路。

阿嬤看待錢是「夠用就好」、「錢,要給有需要的人,才有用」。當看到貧窮學生有繳學費的困難,樹菊阿嬤就主動發願幫忙他們,她這種樂善好施的習慣,和佛家所說「捨得」不謀而合。

佛經中更進一步說到:「樂善好施而捨得的人,大家都會樂於見到他、恭敬他,好名善譽也會流傳世界各處,未來亦將獲得更多善報,乃至得到真正的身心安樂。」

雖然阿嬤不懂這些,她只知道要幫助更多困苦的人,但我們相信這些佛經中的善果,還是會在樹菊阿嬤身上一一實現的。

反觀當今社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不僅藉由網路、電話乃至宗教作為詐財的手段,更有人利用職權之便,關說行賄詐財、貪汙中飽私囊。

隨著社會新聞的不斷報導,讓人們愈來愈習慣、麻痺於貪得無厭的社會風氣之際,樹菊阿嬤這種捨己利他、不求回報的善行,無疑讓沉溺在貪得無厭社會風氣的台灣人,呼吸到一口「捨得」的新鮮空氣。

雖然阿嬤一心助人,不認為這有甚麼,她覺得「大家都可以做,捨得與不捨得而已。」阿嬤「捨得」的不凡作為,不但為台灣上了最寶貴一課,更贏得國際讚譽,也讓世人見識到「積德不積財」的「捨得」好榜樣!

恩育(新北市/自由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