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白石莊主人
朋友送給我一盆漂亮的花,千交代萬交代澆水只准澆在根部,絕不准淋到葉子,淋到之後葉子就爛了,害得我好不小心翼翼。
細細看,許多植物的葉子在設計上有著共同的巧妙,油亮亮的葉面,尖尖的葉梢,雨水淋下來可以很快就滑落。
最精采的設計當推菩提樹,葉尖拉得長長的,再小的水珠也會順著溜下去,大自然的設計真是傑出無比。
如果以這樣的設計理念來看荷葉,它不但不及格,而且真真是遜斃了。
荷葉是難得一見的大型葉子,本身就已夠重了,偏還向圓心內凹,凹成一個大大的碗狀小半圓形,人家恨不得快快擺脫雨珠、水珠、露珠,荷葉看來像是恨不得將之留在懷裡,愈久愈好。
我不知道荷葉究竟愛不愛水珠?如是真愛,偏又長了極細極細的絨毛,水珠嚴格來講是沾不上它的;但如果不愛,幹嘛又有這樣的設計方向?難道它只是想將水珠留久些,擁有而非占有?
清晨或是雨後走過荷花田,顆顆的水珠晶瑩剔透,風吹搖滾,益見輕盈細緻。
其實又何須研究如此設計目的何在?如同對藝術的追求,往往並無目的,唯一的目的──只求得一個「美」字。難以想像荷葉被設計成不能承載水珠的形狀,那必將使得荷葉、荷花「美」的元素大大為之減損。
見著荷葉上的水珠,彷彿聽見了葉子呢呢喃喃告訴水珠:「我喜歡你,你是我最美麗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