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蘋果二○○七年推出iPhone徹底改變電腦產業的方向,現在蘋果告贏三星以後市值更衝上六千多億美元。沒有跟上腳步的個人電腦巨人如惠普(HP)、戴爾(Dell)都吃到苦頭,市值皆暴跌超過一半,這兩家電腦大廠迫切需要重新啟動。
從前惠普開創科技的新領域,是創新者群聚為偉大想法共事的地方。可是自二○○七年以來惠普的市值掉了百分之六十,剩下三百五十億美元。這五年來惠普錯估情勢,讓投資人對它能否再起感到悲觀。
跟惠普碰到的麻煩相比,另一個PC巨人戴爾也不遑多讓。科技產業的潮流已經讓賣電腦成為最不賺錢且成長最慢的生意。戴爾亦未認清事實,所以市值同樣少掉百分之六十,剩兩百億美元。
蘋果過去九個月光是賣iPhone還有配件,就賺了六百三十億美元,而這兩家電腦大廠的市值加起來比蘋果不到一年的營收還少。
iPhone與iPad對於電腦時代有兩大意義,第一是手持、觸控的電腦成為一股洪流,第二是雲端運算與「巨量資料」(Big Data)技術快速成長。
雲端運算讓使用者用手持裝置連結資料中心使用軟體。巨量資料意思是是從現在線上生活(工作、玩樂、購物、社群)的龐大資料中,抓取有用的資訊。
這次惠普與戴爾都想跟上腳步,因為比起個人電腦,發展雲端運算與巨量資料的服務,能帶來更高的利潤還有成長的契機。
重新啟動不是不可能,因為他們看到資歷比他們還老的大哥IBM從泥淖中站起,然而惠普需要相當的時間重新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