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城喻品〉內容的第三項,是十六王子及十方諸天,請大通智勝如來轉正法輪。以下是大通智勝佛「轉正法輪」的內容:
三、轉正法輪
大通智勝如來所轉的法輪內容,即四諦與十二因緣。
(一)四聖諦
四聖諦,說明眾生生死流轉以及解脫之道的緣起道理,進而激發眾生厭苦修道的決心。四聖諦,即是苦、集、滅、道四種真理。
1.苦諦:
以智慧觀察世間事物,情與無情悉皆為苦。根據經中所說:苦有二苦、三苦、八苦、一○八苦,乃至無量無邊諸苦。
2.集諦:
以智慧徹悟煩惱與造業是形成生死痛苦的原因。眾生由於無明、貪愛、瞋恚等煩惱的驅使,而積集種種惡業,由此種種惡業而招致種種苦果。
3.滅諦:
透過智慧,證得涅槃,究竟解脫生死煩惱。「涅槃」是指修道者在知「苦」斷「集」後,由修「道」所證得的解脫境界。
4.道諦:
達到究竟涅槃的方法。指佛陀初轉法輪時所開示的八正道。
四諦法輪有三轉,每一轉各具四種行相,故有十二行相。三轉者,謂示相、勸修、證相。
1.示相轉:
將四聖諦的內容定義加以解說,以便弟子了解;內容為「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
2.勸修轉:
勸誘弟子修持四諦法門,以斷除煩惱,獲得解脫;內容為「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
3.證相轉:
佛陀告訴弟子,自己已經證得四聖諦,勉勵弟子們只要勇猛精進,也必能同樣證悟四聖諦;內容為「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若就因果性質而言,苦、集二諦是迷界的世間因果,是流轉門;「集」是因,「苦」為果。滅、道二諦,是悟界的出世間因果,是還滅門;「道」是因,「滅」為果。若依因果的順序來說,四聖諦應該是集、苦、道、滅,但是因為「果」易明,而「因」難曉,佛陀為順應眾生的根性,因此先明示苦相,令眾生生起厭離之心;再示苦因,使正確明瞭苦之來源,及苦因為可斷者,繼而示以涅槃樂相,令生欣慕,然後再說離苦之法,令其修行,目的是要使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