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罹患腦性麻痺的黃羿蓓去年高中畢業,她從小喜歡畫畫,雙手卻無法握筆,直到就讀彰化和美實驗學校時,老師蔡啟海利用「頭仗」把畫筆架在黃羿蓓的頭上,她利用點頭、搖頭作畫,特殊的繪畫方式被稱為「啄木鳥畫家」。
今年二十歲的黃羿蓓有多重障礙。爸爸黃明華說,女兒小學時就展現繪畫天分,一直想利用雙手握畫筆,卻無法克服障礙,國中時想報考美工科,「她手行動不方便,我們不放心而拒絕」。
黃羿蓓的繪畫夢想從不間斷,直到高一,遇見啟蒙老師台灣畫話協會理事長蔡啟海,他設計了「頭杖」代替手,畫筆固定在頭杖上,讓黃羿蓓點頭作畫,開啟了她的繪畫之窗。
「戴上頭杖,同學一直笑,我一度想放棄!」黃羿蓓說,同學笑她像「啄木鳥」,後來蔡啟海自己戴上頭杖畫圖給同學看,才打開羿蓓的心房,給自己取了「啄木鳥畫家」的綽號。
父親黃明華說,女兒雖能用頭杖作畫,但顏料調色、換筆等都需要有人輔助,請了外傭幫忙,完成一幅畫有時需要一個月。
蔡啟海說,每名特殊障礙的孩子,都有獨特的潛力和天分,只要協助這類孩子克服先天障礙,他們也能學習、擁有一技之長。
多重障礙孩子的百餘幅藝術作品,在台中文化創意園區「求是書院」展出,讓各界認識「藝術治療」,展期至九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