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生活學-- 棄教從影 郭香蘭記錄抗癌生命

郭士榛 |2012.08.27
4803觀看次
字級
蘇蘭(左)癌症末期,將環宇廣播電台《蘭心晚茶》節目搬至醫院病床,持續分享生命故事。圖/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提供非報系

【記者郭士榛專題報導】紀錄片也是文創產業重要一環,紀錄片導演郭香蘭拍攝「愛在蔓延三十天‧《悅讀蘇蘭》全紀錄」,記錄主角蘇蘭罹癌仍到大陸偏鄉教學,孰料拍攝過程中,郭香蘭自己也檢查出癌症,兩人相知相惜,共同為奉獻公益的生命留下見證。

郭香蘭表示,會成為紀錄片導演是拜蘇蘭所賜,她不但是一位摯友,更是點燃生命的明燈,激發自己的創意智慧,走入文創領域。

郭香蘭指出,紀錄片雖不像商業電影易找到通路,卻可以記錄許多不為人知的人、事、物,她很高興有緣投入紀錄片拍攝工作,讓更多人了解蘇蘭為偏鄉教育投入的心血,也讓蘇蘭的老朋友可藉由紀錄片懷念她。

郭香蘭原本擔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組長,因對生命有體悟,提早退休,她說:「我跟拍蘇蘭一千五百小時,體悟到人的身體和生命,即使由老天爺給了最好的本錢,仍要好好愛護。」郭香蘭用爽朗的聲音,述說她和蘇蘭的故事。

無常人生 捕捉摯友身影

郭香蘭表示,她和蘇蘭求學時就認識,因都愛看電影,增進彼此情誼,郭香蘭總以「學姐姐」暱稱蘇蘭。民國九十九年一月,郭香蘭和蘇蘭相約觀賞紀綠片《謝錦》試映會,郭香蘭輕聲說:「學姐姐,你的紀綠片,會比他的更精采。」蘇蘭豪不猶疑地說:「妳拍!」

郭香蘭表示,人生無常,當時大家身體無恙,沒想到同年三月,蘇蘭檢查出罹患乳癌第一期,半年後又檢查出卵巢癌第三期。

郭香蘭找到好友東暉多媒體總經理張烈東,張烈東熱心提供拍攝面向及實務經驗,讓郭香蘭很快就整理出拍攝紀綠片的具體方案,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開始跟拍蘇蘭得生活點滴。

郭香蘭跟著蘇蘭到台灣和大陸的偏鄉教學,「看她拖著病體仍無私付出,讓許多偏鄉小朋友受教,令人敬佩。」郭香蘭說,兢兢業業跟拍兩個月後,她竟檢查出鼻咽癌第二期。

郭香蘭欲哭無淚地看著蘇蘭,此時的蘇蘭像個導師,將癌病經驗告訴郭香蘭,安撫她受驚嚇的心。

「尤其化療時,兩人住同一家醫院,蘇蘭總是拖著病體,走到我的病床前,告訴我化療會有什麼後遺症,該如何因應,減輕痛苦。有次蘇蘭感冒,為了怕傳染給我,不敢來看我,仍要她兒子送來營養食品。」郭香蘭說,當時感受到好友的真情,減輕了化療的不舒服感。

用紀錄片 啟發人間善美

跟拍一年多完成紀綠片,蘇蘭今年五月走了;郭香蘭表示,在跟拍過程中,她體悟到健康的重要,「人的身體會生病,不外乎生活不規律、飲食不正常及外來壓力太多」。她眼見蘇蘭燃燒生命,對教學懷抱堅持與執著,真、善、美啟發了許多生命議題。

郭香蘭開始珍愛生命,重視養身,除了改變飲食,還提早退休離開壓力沉重的學校行政工作,每周做腳底按摩,使化療後沒有唾液的症狀漸漸恢復。郭香蘭說:「我選擇以健康的身體服務社會。」

完成首部紀錄片「愛在蔓延三十天‧《悅讀蘇蘭》全紀錄」,雖然一百萬元經費投資都是郭香蘭和張烈東自掏腰包,但郭香蘭不退縮,籌拍第二部紀綠片,計畫拍攝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系教授蘇振明對大學生的特殊教學方式。

離開教職,投入文創領域,郭香蘭大步前行,《悅讀蘇蘭》全紀錄九月一日至三十日在網路上播放。

小檔案 郭香蘭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專長聲樂演唱及音樂、語文、戲劇教學,喜愛欣賞電影和音樂,曾獲台北市語文競賽教師組國語朗讀第一名、台北愛樂電台床邊故事競賽最佳聲音演技獎。

經歷:台北市西門國小輔導主任、總務主任、台北市立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小學組長、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兼任教師、兩岸四地青少年朗讀比賽指導教師、康軒出版公司音樂教材編輯委員、台北音樂教育學會鄉土音樂主唱等。

現任:紀錄片導演、中華世界影像教育推廣協會理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