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願做有用的人-- 親見隆神父護婦孺 決心侍奉主

 |2012.08.23
128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我相信,有朝一日,我能夠和父母親友在天堂相聚,那裡再也沒有戰亂不安,沒有疾病、分離、眼淚及死亡……」樞機主教單國璽,二十三歲赴北京加入耶穌會,自此與雙親永別。後來,當他得知父母雙亡的傷痛,他只能靠宗教安撫。

單國璽的父母皆是教友,他自承因長孫身分,幼時有如小霸王,只准外婆抱他一人,甚至踢走同樣年幼的小阿姨。媽媽憂心他被寵上天,經常給他「機會教育」,鼓勵他拿銅板給乞討的小孩,終讓三歲多的單國璽起變化:「我第一次認識到,原來世上有受苦的人,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幸福」。

十二歲時,單國璽因中暑初嘗死亡味。醒後,單國璽心想:「若真的走了,我短暫一生究竟作了什麼?」因而發願「要作有用的人」。曾經,他想當醫師救治偏遠地區病人,中學又想當水利工程師,解決農民饑荒問題,最後,他遇見啟蒙靈修生涯的匈牙利籍隆其化神父,他才決定當神父。

中日戰爭時,隆神父為保護逃難到天主教會庭院內的三千多名婦孺,站在大門口伸開雙臂,不顧日軍刺刀威脅,終於懾服日軍,保全難民性命。單國璽親眼見到隆神父保護婦孺的情操,讓他決定告別家庭,加入隆神父所在的耶穌會。

入會近七十年,單樞機晚年仍常夢見當年與雙親生死別離情景,「醒來時,枕頭往往被淚水濡溼」。他痛心離家一年後,父親即過世,他卻在數年後才得知;也無奈因為戰亂,一離家就是三十三年,返家時才知媽媽已在三年前過世。

二○一一年,單國璽想繼三十二年前首度返鄉拜父母墳後,再度返鄉探望唯一還在世的妹妹,並舉行演講;卻因陸方沒簽准台胞證,未能成行。當時單國璽慨嘆,「現實中無法見面,就在天上見吧!」

陸方後來雖稱單國璽若只是單純探親,一定簽准,但單國璽認為陸方是怕他影響民眾反獨裁想法,才遲未簽准。再加上他病況已惡化,終未再申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