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你我他 《生命之夢》

文/吳俞萱 |2012.08.18
1125觀看次
字級

文/吳俞萱

歷時十二年跟拍製作的紀錄片《生命之夢》(Dream of Life),呈現了搖滾詩人佩蒂史密斯的創作追尋與生命哀樂。跟著鏡頭的流轉,我們看見一個深信「搖滾樂是文化的聲音」的歌手,認為藝術家的天職,便是擔負起改造世界的責任。

更多時刻,影片捕捉了強悍而溫柔的藝術家形象。佩蒂史密斯在未成型的話語之間停頓,像一座沉思的青銅。她寫詩,她唱出爆裂的詩,她觸摸流動的顏料,她赤著腳跳舞,她閉上眼睛,伸長手臂,像韓波寫出了沉默,寫出了黑夜,顯現那不可表達的,使暈眩固定下來。

《生命之夢》細膩地展露出佩蒂史密斯的精神世界,她柔軟、敏感、念舊、隨性、熱情、激進、不願妥協,沉靜的眼底蓄積了充沛的能量,抒情地安撫所有事物的情感,也把人類的未來扛在自己的肩上。我們看見的,不是遙遠的明星,而是一個活著的人,孤獨而深情款款地,像一名英雄。

我想起喬瑟夫坎伯談及神話英雄,他說:「英雄是退回到心靈的尋常處,那裡躲藏著真正的困境。英雄釐清困境,掃蕩它們(也就是跟自己文化裡根深柢固的惡魔戰鬥),衝破困境而出。」佩蒂史密斯承接人類的境遇,透過她對激情、痛苦、挫敗、勝利的體驗,從中誕生了某種存在的真理給我們:創造,而後承擔,就是成為自己的唯一道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