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現代人生活忙碌,不少年輕人拿泡麵當正餐。醫師警告,泡麵的調味包含有超高鈉鹽,如果天天食用,恐將導致高血壓;門診就有愛吃泡麵的二十多歲上班族罹患高血壓。
台灣高血壓學會祕書長、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表示,依照衛生署標準,成人每天鈉鹽攝取的上限為二千四百毫克,但一包泡麵的鈉鹽含量平均為一千五百至二千毫克,再加上其他食物,一定超過上限。
王宗道強調,不少年輕高血壓患者戒吃泡麵、薯條後,每天原本服用兩三顆降血壓藥物,就只需吃一顆。他提醒民眾在挑選食物時,要注意包裝上的標示,盡量少用高鈉鹽食物。如果真想吃泡麵,調味包最好少用。
他指出,國內外食人口增,胖哥胖妹愈來愈多,四十五歲以上年輕高血壓患者明顯增多。攝取過多的薯條、泡麵、炸雞、麵線、酸辣湯、烤香腸等高鈉鹽食物,都是導致高血壓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般人量血壓時,數字較高的是收縮壓、較低的是舒張壓。臨床顯示,年輕型高血壓患者的血壓異常,大都出現在舒張壓,警戒值為九十,但患者卻高達一百多,中風機率大增。
王宗道說,收縮壓、舒張壓兩個數據一樣重要,但門診患者常只看到收縮壓,以為收縮壓數據不要超過一百四十就好,忽略了舒張壓。事實上,舒張壓如果超過一百,中風機率就等於收縮壓一百六十至一百八十,相當危險。他提醒民眾,應學習計算食物中的鈉鹽含量,並減少使用,才能遠離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