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昨天慶祝十八周年,並宣布六月獲捐一筆海外不具名善款約一億二千萬元,將籌設「肝病門診中心」,提供更多肝病預防、追蹤、治療等服務,長期更將設立「肝病醫療中心」,守護國人肝臟健康。
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表示,肝病號稱「國病」,長期以來一直威脅國人健康。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多年來推廣肝病防治的衛教,並積極募款為民眾進行免費的肝病篩檢,足跡遍及全台各地區、偏遠鄉鎮、離島,甚至監獄。
昨天基金會歡慶十八周年,邀請抗肝癌三十年的老病友「回娘家」,希望鼓勵病友,肝癌不是絕症,只要及早發現、治療,不要相信偏方、不要害怕手術治療,也能找回健康。
許金川說,基金會將開台灣風氣之先,計畫籌設肝病門診中心,提供肝病病友全方位照護服務,預定設址在台北市公園路,目前也積極勸募儀器設備經費所需的五千萬元。
許金川說,現今醫療生態扭曲、醫病關係緊張,未來肝病門診中心將以「愛與關懷」為出發點,提供令病友「安心、放心、溫馨」的服務,協助肝病預防、追蹤、治療,希望病友面對肝病不要驚慌。
許金川說,基金會成立十八年來,民眾的保肝知識已進步,但尚未打破「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進補觀念,以致迷信保健食品、草藥偏方可以保肝。其實古代人營養不足,才重視進補,現在國人每四、五人就有一人脂肪肝,根本是「吃太多」,更不應該亂補,以免增加肝臟負擔。
至於正確保肝之道,許金川提醒,保肝的第一步應是抽血驗B、C肝,定期追蹤肝功能才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