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遺珍 大明宮遺址博物院亮相

觀珣 |2012.08.09
1073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大陸陜西省西安大明宮遺址博物院慶祝開幕兩周年,日前舉辦「百年遺珍:圓明園出土文物展」,展出包括銅鎏金金剛、玉雕佛像、銅八寶器座、粉彩描金法輪殘片等文物,吸引眾多觀賞人潮。

清朝皇帝信奉佛教,尤其是藏傳佛教,順治皇帝將藏傳佛教定為國教,在乾隆皇帝時期達到鼎盛,僅紫禁城就有三十餘處佛堂。圓明園作為皇帝的御園,也建有不少佛寺與供器製作。

一八六○年,英法聯軍焚毀了圓明園,園中的很多藝術珍品仍流失海外(如圓明園佛塔,現藏於法國楓丹白露宮)。在遺址整修中出土的文物,現收藏於圓明園管理處,雖然這些文物歷經滄桑,大多已殘缺不全,但仍具有特殊的歷史價值。

其中,備受矚目的是清乾隆年間製作的兩尊銅鎦金無量壽佛,一九八五年圓明園出土。一尊無量壽佛全跏趺坐於蓮花座上,雙手結禪定印托寶瓶。束髮高髻,頭戴五葉花冠,長眉細目,直鼻小口,神態沉靜。耳垂花璫,披帛自雙肩纏繞自然下垂,在手腕處結成半環形,搭於腿側的座面上。

另一尊無量壽佛則是跏蚨靜坐,雙手作禪定印,頭梳葫蘆狀高髻,面相方圓、雙目微合,表情靜穆高潔,身上佩帶著瓔珞、項圈等莊嚴的飾物,披帛自肩部下垂纏繞著雙臂。披帛及蓮花座殘損,所托寶瓶出土時已不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