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兒童福利聯盟在父親節發表「新手爸爸調查」,發現許多家有三歲以下幼兒的新手爸爸認為,自己除了要陪孩子玩耍、把屎把尿,還要具備「十項全能」的能力。有近四成受訪爸爸表示,想當家庭主夫,願意辭掉工作在家帶小孩。
在龍年的催生潮下,不少人在今年父親節成為新手爸爸。兒福聯盟在今年七月十七日至八月二日,針對家有三歲以下幼兒的新手爸爸進行調查,收集二百三十份有效問卷。詢問新手爸爸自覺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以「當孩子大玩偶」的比例最高,占百分之六十三點四;百分之三十九點七認為自己是把屎把尿的新好男人;近三成認為是十項全能的超人,最常幫孩子做的事情就是陪玩,其次為餵奶、換尿布、洗澡等。
由於新手爸爸的角色與功能以陪幼兒「玩」為主,最苦惱的問題也跟玩有關,超過六成反映「找不到合適的休閒場所」。這些新手爸爸的主要困擾,依序為:要帶一堆東西出門、沒地方去玩、孩子沒有玩伴、玩的地方太貴、沒有時間帶孩子去玩、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玩。
因為帶小小孩出門,往往要帶尿布、濕紙巾、奶瓶、換洗衣物等大包小包,好不容易找到適合小小孩玩的地方,卻又發現,不是大排長龍,就是價格太昂貴,令新手爸爸非常苦惱。
調查發現,近四成的新手爸爸覺得有了小孩後,生活過得比以前更好,但詢問後續的生育意願,僅剩百分之二十三有計畫再生。
新手爸爸認為,在休閒場所以及托育服務方面需要提供更多支持,才可能有「催生」效果。
調查也發現,有近四成受訪爸爸想當「家庭主夫」,願辭掉工作帶小孩,甚至目前已有百分之五點二的爸爸是自己在家帶小孩;「男主外女主內」的思維開始鬆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