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發出的咿呀學語聲,也許在成年人看來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美國研究人員的研究發現,發出咿呀的學語聲,對於嬰兒來說是為一生的說話和語言能力進行重要的口頭訓練。
美國研究人員對十名出生五至十二個月的新生嬰兒進行研究,他們將這些嬰兒做出的不同嘴部動作、發出不同聲音的情況都拍攝下來,然後通過慢速放映,來對嘴部動作進行仔細研究分析。
結果他們發現,當嬰兒發出咿呀學語聲時,嘴部右側張得更開,動作也更加明顯;在微笑並發出聲音時,嘴部左側張得更大,同時左眼有些微收縮;而當嬰兒胡亂發出聲音時,嘴部左右兩側則呈對稱性張開,兩邊的動作沒有差別。
研究人員解釋說,由於大腦的左邊部分控制著嘴的右邊動作,因此他們的研究表明嬰兒在咿呀學語時,是大腦的左半球發出了「咿呀」信號;而微笑時,是由於大腦的右半球發出了微笑信號,這項研究表明,嬰兒在五個月時大腦就開始用不同的部位控制不同的情緒。
研究人員表示,研究嬰兒的發聲具有很重要的意義。如果研究人員在嬰兒發出咿呀聲時讀其嘴部不同動作的意思,那麼就可以提早診斷嬰兒是否具有說話障礙並對其進行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