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攝護腺不是老年人專有的毛病,醫師發現,攝護腺癌有年輕化趨勢,門診收治不少三十多歲晚期攝護腺癌患者,因為飲食西化,吃太多精緻食物,一名三十八歲男性更差點被切除睪丸。
台中榮總攝護腺中心主任歐宴泉警告說,許多人認為攝護腺癌是老人病,三十、四十歲男性出現頻尿、滲尿、夜尿等問題,通常不以為意,以致確診時都到了晚期。
歐宴泉表示,該名患者被診斷出攝護腺異常,SPA(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指數高達八十五,正常值為四。切片證實攝護腺癌細胞已轉移至淋巴。傳統治療晚期攝護腺癌,以睪丸切除為主,但這名患者不到四十歲,無法接受切除。
臨床顯示,許多患者在口服抗雄性激素藥物一段時間後,會產生抗藥性,腫瘤會轉移至骨頭、骨盆腔淋巴結等,引起全身劇烈疼痛,讓病患生不如死。據九十八年癌症登記統計資料顯示,攝護腺癌已躍升國人第六大癌症。歐宴泉建議,五十歲以上男性應每年接受肛門指檢與血清PSA檢查。年輕男性如有異狀,也應主動就醫。如發現硬塊或PSA數值偏高,就應接受直腸攝護腺活體切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