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夫婦 享受華人式親情

 |2012.07.30
140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兒孫繞膝,頤養天年。」這種華人的養老方式,讓來自美國西雅圖的白克勒夫婦(Stephen Bickler)夫婦十分嚮往。因此在退休後,夫妻倆一起至河南鄭州當義工,幫助特殊兒童家庭走出困境。

今年六十五歲的白克勒健談、幽默,他將自己比喻為「小老頭、老頑童」,「我喜歡大家叫我中文名字或者老白。」他為自己和妻子分別起了中文名字——白杜文、白麗。

白杜文說,在來大陸之前,他在波音公司從事品質管理工作,退休後,鍾情於中國文化,便帶著妻子一起來到鄭州當義工,這一當就是五年。期間,他參與並建立了一家特殊兒童家長俱樂部,為患有自閉症、唐氏綜合症、發育遲緩等的特殊兒童及其家長提供義務服務。

白杜文夫婦深知,特殊兒童很容易影響家庭的和睦與氣氛,因此夫妻倆合作並全心付出心力,只想為這些家庭做些事。白杜文負責裝修、採購、維修等工作,白麗則訓練、輔導特殊兒童有一技之長,並且為家長開授英語課,努力讓這些家庭對未來抱有希望。「他們都很謙虛,很樂於助人。」一名特殊兒童的家長袁女士說。

談到至大陸當義工的初衷,白杜文說,爺爺、奶奶照顧孫子、孫女這種「兒孫繞膝」的獨特家庭親情關係在中國很普遍,而在美國社會很少見,「我不希望這裡的老人失去快樂,因為我知道孫輩的健康是他們活著的希望。」

「在大陸充分享受親情和友情,我覺得美國老人不如中國。」在白杜文看來,美國老年人的生活方式跟華人不同,華人老年人大多以照顧孫輩等方式度過晚年,「我們很嚮往華人老人的這種生活方式,可以含飴弄孫,享受親情。」

白麗說,他們有兩個兒子、三個女兒,他們每年都會將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帶至大陸,做一回普通的「華人」。「跟孩子們生活在一起,真的很享受、很愉快。」白麗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