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曾經拿下全國大專盃羽球賽冠軍的楊哲一,為了幫育幼院的孩子募集羽球拍,決定開青年體育羽球專賣店,並聘用六名家境清寒的工讀生。楊哲一說,自己從小家境也很差,開店只是提供平台,不是為了賺錢。
三十一歲、就讀博士班的楊哲一,是當代攝影藝術家,也是羽球教練,現在更是一家店的店老闆,他說,三年前回宜蘭創業,開當代攝影課程,但是可能太冷門了,回響不大。他一邊上課一邊到育幼院義務教打羽球,育幼院沒球拍沒羽球,他向廠商尋求贊助,沒人理他,四處碰壁,後來靈機一動,如果自己來開一家羽球專賣店,向廠商進貨,也許廠商願意把汰換的球衣、球拍捐出來。
半個月後,楊哲一的店開張了,果然有熱心的廠商願意贊助育幼院孩子球拍、球衣。如今店滿周年了,還沒倒,讓他的朋友不知跌破幾副眼鏡,因為他講話很直,不會做生意,起初大家很不看好,沒想到能撐過一年,朋友都驚呼連連。
「教練,我家裡需要錢,我想去打工!」楊哲一僱用的六名工讀生,都是家境清寒的高中、大學生,清晨七時先去練羽球,九時再去顧店、教羽球。楊哲一說,會來打羽球的人,很多是家境不好的孩子,他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後來靠苦讀,加上一堆的羽球賽獎杯獎牌,才申請進大學。
上了大學後,楊哲一靠教羽球和家教賺學費生活費,追求攝影夢想,而他開這家店也希望給家貧的孩子一個機會,誰缺錢,誰的班就多排一點,不過卻對工讀生的生活常規要求很高,不能遲到,他認為這就是態度,他還想招募對羽球有興趣的家貧工讀生組球隊自我挑戰。
將升高二的藍永昌說,在這裡打工很溫馨,不會被歧視,大家也不避諱談家裡的事,因為彼此都能體會對方的感受,互相照應,這是以前打工所沒有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