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長嘯與口哨

孫金靜 |2012.07.26
2617觀看次
字級

《莊子‧齊物論》中提到「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大地發出的氣叫做風,山林中自然形成的孔穴,就是風吹出各種聲音的簫管。

而人也能夠呼氣,利用人製造的簫管吹奏音樂。但人體本身就是個發聲器,藉著呼氣發出說話、唱歌、長嘯和口哨等聲音。

中國古代有許多善嘯的人,不是身懷武功就是山林隱士。身懷武功的人,長嘯一聲,聲聞數里;隱居山林的人,因高山空氣新鮮,促進肺部健康,加上空谷迴音,助長嘯聲,所以能夠長嘯不已。

三國隱士孫登,在蘇門山上悠然自得的發出長嘯,「聲若鑾鳳之音,響乎巖谷」,嘯聲清越如鳳鳴,洋洋不絕凌駕山谷,引起大自然的共鳴與回響。他的長嘯,後來被大家稱為「蘇門之音」。

魏晉南北朝時,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善嘯。但是,由於孫登長嘯的技巧比他更高超。於是阮籍就上山拜訪孫登,想請教長嘯的絕技。

孫登正在山上打坐,沒有理會他。阮籍先順風拜了三次,再逆風拜了兩次,孫登依然視若無睹,不發一語。阮籍只好長嘯數聲,失望的下山。

當他走到半山腰時,忽然聽見清亮的長嘯聲,頓時感到山在震動,樹在搖晃,狂風暴雨隨之來到。等風雨停息,飛來好多鸞鳳孔雀,孫登的嘯已到了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阮籍也因此經驗,總算記下十分之二〈蘇門長嘯〉的技巧。

在唐代孫廣《嘯旨》中記載:「氣激於舌端而清謂之嘯。」說明用舌頭激盪空氣而發出的清音是嘯。又有十種發聲方法,因嘴唇形狀不同,可交錯使用發出樂音。其中有一種是撮起嘴唇像說「殊」字,這跟吹口哨的嘴形幾乎一模一樣。

曾經有一篇口哨發音原理報導說:「口哨是利用從腹部、肺、胸腔、喉頭、顎、舌、齒、唇之間的空氣震盪而成。」這與嘯的發聲很相似。因此,雖然嘯未必是吹口哨,但是口哨或許是其中一種發聲方法。

近代人較不會長嘯,可是懂得吹口哨,尤其是在美國。據說美國總統羅斯福、汽車大王福特,以及科學家愛因斯坦,都喜歡吹口哨呢!

據載一八八六年有位愛麗絲女士,因為用口哨吹奏〈安妮羅麗〉一曲而聞名全歐美;她並在一八八八年,愛迪生剛發明留聲機不久,就錄下了她美妙的口哨音樂。

相隔一百年後,一九八六年美國內華達州為了紀念愛麗絲,特別在卡森城舉行了一場國際吹口哨大會;會中有人吹古典樂,也有人吹爵士樂和搖滾樂,真是盛況非凡。

呼朋引伴,喚狗逗鳥,都可吹口哨。不過,仍然要看場合和對像,譬如有的國家認為吹口哨會汙染口腔,有的地方相信在船上吹會引來風暴,有的城市則擔心星期天吹口哨會招來災難等等的禁忌與迷信;當然更不可隨便對人亂吹口哨,否則會被人覺得不雅和輕浮,因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與禍害。

所以,只要看對地點、時間,不亂找對象,不騷擾到別人,還是可以仰天長嘯或飆幾聲口哨,讓自己開心一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