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正聲廣播公司嘉義電臺,930千赫」
最早聽到這幾句「台呼」時,我還沒上小學。媽媽煮飯、洗衣、縫釦子、做代工時,耳朵總是固定在這個頻道上。而那台收音機很古老,是一位退伍的老張伯伯從大陸帶過來台灣,又留贈給我家的珍貴遺物。
我稍微長大了,大到可以去梅山的筍乾工廠當童工了。我和七十歲的阿惜姨婆,一邊工作一邊聽930千赫,於是,她獨居的歲月有了窩心的陪伴,我蒼白的童年也獵取到繽紛的色彩。
讀嘉義女中時,每天得花兩個小時通學。930千赫中,文夏、洪一峰、鄧麗君、方瑞娥、鳳飛飛、甄妮、謝雷、青山……老中青三代、國台語雙聲,隨著公車的方向盤,流轉於青山綠水之間,既安撫了躁動的青春,也舒緩了沉重的升學壓力。
後來,到大都會讀書、教書了。每次去重慶南路買書時,總愛望一望「正聲廣播公司」的大招牌,想像全台灣從北到南,每一所正聲的電台,由錄音間、發射台,到耳朵、心靈,有多少人努力說著、演著、唱著?有多少人聽著、想著、感動著!
再往後,我把故鄉的小人物寫進小說裡。贈送收音機的軍人伯伯,變成了〈老張們〉中的一位。我邊寫邊哭,耳朵裡全是他的聲音:「妞兒!我那壞壞的臭妞兒……別跑!當心跌跤。哎呦!這下可摔疼了!不哭、不哭!伯伯揉揉,揉一揉,我的乖妞兒就不疼了!」
現在,老姨婆已經比民國還要老了。在我的小說〈阿惜姨〉中,這位超過百歲的人瑞,照樣用寬厚、用悲憫、用慈愛、用疼惜來對待坎坷到極點的人生。而且,夜夜陪伴她入眠的,仍是正聲廣播公司的嘉義台。
我愛小說,我會繼續努力寫下去!因為,還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必須要寫,不寫,日子會過不下去。而那些故事,那些讓我刻骨銘心的人、事、地、物,都直接或間接與正聲廣播電臺有深厚的關係。
向正聲公司南北各電台致敬!
向奉獻青春的所有廣播人致謝!
因為你們的發聲,聽眾們有了更寬廣的視野、更深沉的感動。?